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|回复: 0

《教育的本质——什么是真正的教育》学习心得

[复制链接]

主题

帖子

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
发表于 18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通览台湾学者贾馥茗先生的作品《教育的本质》,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:人道承天。
  作为教育类的作品,作者没有把精力放在教什么,怎么教的问题上,而是重点探究为什么而教。全书分为五个章节,分别是:从人开始、人性论点、率性修道、人道上承天道、人道教育要旨。从书的框架中,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试图将人的发展和天道联系在一块,以“率性修道”作为契合点,引出人的发展在于秉承天道“诚”“仁”的精神,经过“修仁”、“行义”、“致诚”,做到修己成人;而人的教育在于尊重“生而为人”的学习者,以引导学习者“成人”为任务,“成人”即是成为合乎天道,发扬人性的人。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,作者在书中广泛引用中国古典典籍的精神和要义,从这些精神和要义中推究出教育的本质。
  我感触最深的是“率性修道”、“人道上承天道”、“人道教育”这三个章节。
  “率性修道”这一章中,讲了三个问题:1、率人性,2、修人道,3、修己成人。
  在“率人性”中,作者首先讲了人类的潜能是人性发展的基础,潜能的开发既要讲究时机也要讲究方式。人的可塑性使得人的潜能得以开发,所以要善用人的可塑性,所以率人性不但要注意排除不良的习性,还有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。
  在“修人道”中,作者说人道在于修己,即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。所谓道也,不可须臾离,可离非道也。所以修道就在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,不但无须他求,更不必煞费苦心地周张用事刻意而为。修道的准则就在于:修仁、行义、致诚。
  在“修己成人”中,作者主要阐明《中庸》里面一个观点:“诚者,非自成而已也,所以成物也。成己,仁也,成物,知也,性之德也,合外内之道也”。即在“成己”之后,还要“成人”才算人道的完成。于是作者接着提到了成己者的条件在于师德师范,成人之道在于明白师的守则,即教学相长,还有确定学习方式,即正业居学,以及了解“学者之失”,做到“长善就失”,确定教学方法,有本有末。在这部分提到了很多《学记》里面的理论。
  在“人道上承天道”这一章里面,作者讲了四个话题:“天道自然”、“天道作用”、“天道精神”、“人道配天道”。这里谈下感触较深的“天道精神”和“人道配天道”。
  作者从《中庸》的探讨中,发现天道的精神主要是“诚”字,从各种现象归纳还发现天道精神的另一特征是“仁”字。
  诚者,天之道也。天道以诚贯彻天地万物,经久不息。“诚”表现在始终如一或执一不变,有形迹可见,而非出于自言,如孔子所说的:天和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。
  天道的另一种精神“仁”表现为至公至正,即“天无私载,地无私载”的精神。也可以说天道之仁是爱之理,其作用表现在“博爱无私”上。
  在“人道配天道”中,作者说,人认识到天道造化之功与天道精神,憬悟到人万物之中,独邀天眷坐而为万物之灵,因而必须负起人的义务,先求本身的完善,在这方面,即是修习人道,实现人道,以应合天道,并在修习有成之后,更要助长别人,以求同类都能达到完美的境地,发挥如此天道般普济万无的精神。所以天道至诚,人则要致诚,天道仁济万物,人则要修仁,用致诚修仁实现人道,参天地之化育以求止于至善。在实践方面则是:从修己成己到与人为善以见仁,从身体力行始终不懈以见诚,从为之不已以求精益求精。
  在“人道教育要旨”这一章里面,作者谈论“原则”、“以发展人性为本”、“以培养生活能力为基础”、“因材施教”、“把握教育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”五个话题。
  这一章是本书的落脚点,前面讨论了人性天道,那么在修己成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呢?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在这里作了回答。简而言之:人的教育就在于尊重“生而为人”的学习者,以引导学习者“成人”为任务,“成人”即是成为合乎天道,发扬人性的人。
  《教育的本质》这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视角,即从中国的传统经典中去推究教育的本质,无论是《中庸》里面的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”,还是《孟子》里的“天之生斯民也,使先知觉后知,使先觉觉后觉”,乃至《学记》里的“故君子之教,喻也,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”,后来人总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。作为学教育学的人,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研读这些经典。
  读完这本书也加深我对教育的理解。我们都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,谈论教育,往往是指向于外,即怎么培养人,培养怎么样的人,但本书提及“人道上承天道”“修己成人”的观点,一方面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要教育人,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关注方向的转变,作为教育,不应该只是教育他人,也应该包括自身修养(自我教育),从“修己”开始,然后“成人”,两者相互相乘。我们当前讨论得多的是如何“成人”,却不知道“成人”前也要“修己”,这是不完整的,所谓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,唯其从“诚”出发,历经“修己”与“成人”,才能最后达到参天地之化育而止于至善的大境界!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My2oYAE4R/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教育创新工坊

GMT+8, 2024-10-16 20:26 , Processed in 0.03410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